用戶登入
用戶名稱:
密      碼:
搜索
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關於差生如何逆襲的問題
發新帖回覆
查看: 360|回覆: 6
go

關於差生如何逆襲的問題 [複製鏈接]

Rank: 3Rank: 3


414
1#
發表於 昨天 11:18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 |打印
實踐咗大半年,無論派位,補習,抑或假期規劃。都暫時睇不出明顯成效。但反思咗少少:
1. 家長心態,有時候不可以攀比,有D家長幼稚園就開始陪讀英文,小學畢業就可以有高中英文水平,所以B3生入B1學校難跟上,試問自己作為家長當年毫無付出,為何卻反爾要求兒女追上?
2. 人生係長跑,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,需要時間去開竅。EK好多優秀生家長其實係以閱讀派為主,閱讀派講究長時間積累,講究小朋友自己閱讀自發學習。而平時考試成績講究是根據考試大綱的記憶能力展示,考差咗,同學之間會比較,會影響信心。所以閱讀派和溫書操卷派之間,需要有平衡。
3.細節,B3同B2可能學業差別就半年,B3同B1生,按一年3000小時學習量計算,學業差別有可能係1年半,如果不留級想追上至中上水平,則,需要每年多30%時間持續付出,才有機會2年追上。但其實理論上,人人都有機會逆襲。
4.教育最難係去教下一代的自主自律自學能力。目前,學校暫時沒做到這一點。最重要的CES课程(citizenship,economic,society)系一个摆设。這個有可能係小朋友太小不明,要想辦法全靠家長去教,才有機會。

   0    0    0    0

Rank: 3Rank: 3


414
2#
發表於 昨天 12:17 |只看該作者
另外,B3學生去讀B1太辛苦了,最佳路徑應該去讀B2A或B2B,並且進一步兩年後讀入B2A或B2B的精英班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
21384
3#
發表於 昨天 12:39 |只看該作者
Googlehill 發表於 25-9-21 11:18
實踐咗大半年,無論派位,補習,抑或假期規劃。都暫時睇不出明顯成效。但反思咗少少:
1. 家長心態,有時候 ...
呢個世界無話差生唔差生, 只有適合唔適合. 有人天生記憶力好, 有人藝術天份高, 有人運動出色. 讀書都唔係全部.
讀書都要講方法. 大部分成績好的學生多數會預習, 上完堂返屋企會重溫一次當天的課題以增強記憶.

至於記憶方法都有幾種. 只要嘗試不同的方法搵到適合自己的就得. 當然最重要係令同學對個科有興趣, 有興趣的科目成績自然唔會差得去邊.

至於閱讀我覺得係興趣, 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同學校考試無關. 不過閱讀點都會提升同學的中英文水平.

Rank: 3Rank: 3


414
4#
發表於 昨天 14:40 |只看該作者
pccw2017 發表於 25-9-21 12:39
呢個世界無話差生唔差生, 只有適合唔適合. 有人天生記憶力好, 有人藝術天份高, 有人運動出色. 讀書都唔係全 ...

會主動溫書或預習的學生已經是最top了。大部分平凡普通的小朋友只會覺得讀書辛苦,也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學習。知道要讀書的小朋友,心智已經成熟(開竅),基本上已經自動發展。
只要知道讀書的責任或收益,基本上就會主動搜索學習效率的技能,例如,記憶类有快速記憶法,有記憶宮殿法。溫書类,有 peak end 記憶心理學法,有 費曼 學習實踐法。如果追求效率,還有time management.總之,學習猶如武林練武,學習動力是道,方法技巧是術。

最近看咗一個EK eviepa前輩的優秀教女經歷、發現家長要從頭學好多嘢,最重要是需要心態好,持續的默默付出,只能慢慢等小朋友開竅,覺醒她的能力。但提供學習的大環境(擇校,補課)係家長目前唯一可以幫到小朋友的一小部分。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
21384
5#
發表於 昨天 16:10 |只看該作者
Googlehill 發表於 25-9-21 14:40
會主動溫書或預習的學生已經是最top了。大部分平凡普通的小朋友只會覺得讀書辛苦,也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學 ...
這都是要從幼稚園便開始培養的.

Rank: 3Rank: 3


414
6#
發表於 昨天 16:28 |只看該作者
pccw2017 發表於 25-9-21 16:10
這都是要從幼稚園便開始培養的.

所以,培養要趁早,培養能力和習慣相比敦促知識記憶和考好分數更重要。但話說回來,人平均壽命假如70歲,15歲覺醒了,後來依然可以追上趕上時代。只不過,越到後期,家長要付出的時間越緊迫,所以就越容易焦慮。這就是本人的教訓…當年小學4年級貪玩我數學倒數,後來偶然睇一本書增加數學興趣,過幾年高中會提前一年自學而變左級頭,數學第一。放在現在年代競爭太激烈,反爾可能沒這幸運。

Rank: 3Rank: 3


414
7#
發表於 昨天 16:34 |只看該作者
另外,有老師講過:「小朋友的英文成績,係用來篩選家長規劃能力的,小朋友的數學成績是用來篩選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思維能力的。」係有點道理。
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
返回列表
發新帖 回覆
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